佰富彩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v8.8.6
佰富彩2022-05-01

浙江: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浙江: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会议现场。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供图

  中新网杭州1月9日电(张煜欢)9日,浙江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该省将深入开展房地产稳进提质,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提升住宅品质,同时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应柏平在会上介绍,2022年浙江各地因城施策出台200余条各类支持政策,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向好。同时该省还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6.3万套(间),试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2460亿元,开展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2804户,该省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加快完善。

  应柏平表示,2023年该省将全力推进房地产攻坚,因城施策、多措并举,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基本稳定。“我们要完善好房子的标准规范,合力推动房地产业从传统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快向注重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新发展模式转变,形成产品优质、企业健康、市场平稳、良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制度,浙江提出在今年推进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立法调研,探索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等;推进房屋交易资金、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等大资金一体化改革;健全房地产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住宅品质评价体系,持续开展房地产秩序规范整治三年行动。

  在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方面,该省将用好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完善“一楼一策”方案,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为加快住房公积金改革,今年浙江将深化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目标公积金实缴人数、实缴金额、支持住房消费总额等主要指标同比增长5%以上,个人住房贷款率继续保持在85%至95%的高效合理区间。

  为了让更多人“住有所居”,浙江还将继续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目标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并且在总结杭州市、宁波市实践经验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房。

  “住房市场要始终坚持以当地常住人口为主、以居住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导向,住房保障要始终坚持以政府政策引导为主、以市场主体投资建设为主、以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为主的导向。”应柏平说。

佰富彩

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地方发展如何融合?看这些中国实践******

  中新网蒙特利尔12月8日电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办法是什么?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长久以来公认的关键一招。

  当地时间12月7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

  会上,与会中外嘉宾就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探讨,分享了中国地方发展的新经验、新故事。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浙江省磐安县,有一座山叫大盘山,浙江省磐安县委书记金艳介绍,那里有药用植物1219种,占浙江全省的68%,其中载入《中国药典》的有154种,占收载药用植物的25%。

  大盘山逶迤,四江水清澈。中药材医药已成为磐安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从种活一株草、做精一味药到富裕一方土,中医药富民强县不仅开出了致富的“磐安良方”,更是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磐安路子”。

  除了加大物种资源保护力度、数字赋能药材加工,磐安还采用“手工种植—手工施肥—手工采挖”的传统方式种植中药材,严控农药化肥使用。与此同时,磐安积极推广林下种植模式,通过仿野生种植让中药材品质更优良,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

中共贵州省从江省委书记周崇军在边会案例分享上发言。 尹灵 摄贵州省从江县委书记周崇军在边会案例分享上发言。 尹灵 摄

  穿越悠悠岁月,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在贵州省的群山之中,从江县人延续着千年来“种一季稻、放一批鱼、养一群鸭”的传统农耕方式。

  贵州省从江县委书记周崇军介绍,“稻田养鱼鱼养稻、稻田养鸭鸭养稻、稻鱼鸭三丰收”的生产模式,既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为当地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又有效防止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如今的从江,稻、鱼、鸭和谐共生,形成了一条特有的生物链。当地特色水稻品系从江香禾糯,也带着山水相拥的农耕智慧走向全国各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流传千年的和谐生态智慧,中华大地上也不乏面对生态挑战的改进与探索。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对外事务总监徐欣分享了内蒙古对土地可持续修复及管理模式的探索。

  徐欣介绍,过去60年,内蒙古是中国气温变化最快的区域之一,在土地退化方面面临着过去不合理开发利用对自然的威胁,以及发展需求与有限资源在数量和时空上的不匹配。

  “为此,我们首先对于保护项目进行了系统设计,支持当地生产方式的转型和升级;开展‘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修复;还进行了农牧措施的提升,促进乡村的绿色振兴来增绿增收。”

  “修复只是保护的一个环节,如何继续保持区域的绿色底色、挖掘生态对生产的促进与庇护潜力,实现生态修复与可持续生产协调发展,是漫长维护期中需探索的重点。”徐欣认为。

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对外事务总监徐欣在边会案例分享上发言。 尹灵 摄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对外事务总监徐欣在边会案例分享上发言。 尹灵 摄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多年努力,中国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新增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的基础,这正是本届大会主题的含义。我们必须确保地球生命得到妥善维护、妥善保护、妥善恢复,在可持续利用中公平合理分享相关惠益。

  对于未来十年如何拯救生物多样性,世界资源研究所副总裁兼常务董事克雷格·汉森提出“生产、保护、减少、修复”的框架路径,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满足人类需求和促进人类经济发展,也可保护所有形式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这两个命题,从过去“二选一”的两难,到如今“1+1>2”的双赢,中国各地一直在持续探索着其中的现实路径和发展方向,也在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贡献中国智慧。(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佰富彩 地图